大學生畢業警惕“電信詐騙就業”
來源:“中國警察網”微信公眾號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預防電信網絡詐騙,成為大學生成長路上的必修課。近日,一批公安機關打擊詐騙團伙誘騙高校畢業生實施跨境詐騙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對外公布,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與反詐民警,進一步提醒大學生提高識騙防騙能力,切實維護自身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刷單兼職”“職等你來”“投資貸款”……畢業季,詐騙分子利用大學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和缺乏社會閱歷、防范意識差等特點,在各大網絡信息平臺發布大量虛假招聘信息,誘騙大學生掉入陷阱。


【案例一】


2019年4月,剛剛大學畢業的黃某、張某等6人通過招聘網站、熟人介紹等方式,入職李某等人成立的跨國電信網絡詐騙集團。該集團要求6名大學畢業生每天操作5至8部手機,在100多個微信群里,通過轉發“話術”、吹捧老師、扮演“水軍”等方式,以投資掙錢為名取得被害人信任,誘導被害人在非法網站投資。


工作中,黃某等大學生發現該集團提供的“話術”內容不真實,意識到相關行為可能違法。但是,基于利益驅使和高額提成的誘惑,黃某等人繼續從事該工作。截至案發,該詐騙集團分別在境內及東南亞等地詐騙被害人逾500名,詐騙金額逾1.4億元。最終,黃某、張某等6人分別被判處3年6個月至10年9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以5萬元至15萬元不等的罰金。


【案例二】


自2018年以來,張某等多名高校畢業不久的被告人,共謀通過電信網絡實施跨國詐騙,招募人員成立跨國電信詐騙集團。業務員、組長分別假扮“水軍”、投資經驗豐富的“老師”等角色,在QQ群、微信群相互配合,誘導客戶投資虛擬貨幣。


被害人在該平臺投資賬戶的漲跌以及存入、提取資金均由該集團控制。待被害人大量追加投資后,該集團即通過“老師”故意反向喊單造成被害人投資虧損,并以拒絕被害人提取資金申請、拉黑被害人聯系方式等手段,侵吞被害人資金。


最終,張某等人被判處3年3個月至7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專家訪談】


劉道前,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新時代犯罪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


以上案例中,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人員中,有一部分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這些案例背后有哪些共同點?為什么大學畢業生更容易受騙?專家給出解釋——


畢業季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高發多發的一個時間區間,其原因主要在于:針對大學畢業生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法翻新快,難以識別防范;大學畢業生社會閱歷較少,識騙防騙能力較低;因為求職原因,大學畢業生個人信息較容易泄露,也容易成為詐騙團伙精準導航式詐騙的被害人。此外,大學畢業生還要警惕交友類詐騙及網游產品虛假交易類詐騙,目前此類詐騙呈現高發態勢。


專家建議,大學畢業生在提高識騙防騙能力、防止自己被騙同時,一定不要參與詐騙,或者因為缺乏對法律的了解而幫助詐騙團伙欺騙他人,一旦參與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性違法犯罪,或者非法買賣、出租、出借電話卡、物聯網卡、銀行賬戶、支付賬戶、互聯網賬戶,或者可能為電信網絡詐騙提供設備,重則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或者行政處罰,留下犯罪或者行政處罰記錄,輕則將被信用懲戒,嚴重影響大學畢業生未來的就業和生活。

日本黃色三級片香港三級片,日本饥渴人妻欲求不满,日本激情床震无遮掩视频,日本极品另类videossexotv